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承办建议提案

对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28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信息时间:2023-11-18】

市民政局:

  温川川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建议收悉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肥乡区积极抢抓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聚焦机制创新,精心研究部署,切实把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造福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民生工程来抓。探索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提升肥乡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擦亮叫响了肥乡农村互助幸福院这块金字招牌,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好评。

  一、聚焦三个关键环节,倾力打造全省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聚焦基础设施抓改善。肥乡前屯村探索创建“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运行模式的农村互助幸福院,是全国第一家农村互助幸福院。为持续探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水平,肥乡区采取“积极推进、先期运行、逐步提高”的思路,大力实施互助幸福院基础设施集中攻坚,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

  聚焦医养结合抓创新。肥乡区始终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发力精准聚焦“医养一体化”的互助养老模式,积极探索建设具备医养康养功能的农村互助幸福院。高效统筹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和村卫生室功能有机融合,创建了以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聚焦完善服务抓提升。为了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肥乡区整合资源要素,创新服务载体,形成了“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养老模式。本着“以人为本、多元服务、贴近生活、关爱老人”的服务宗旨,为农村互助幸福院老人配备了生活和娱乐设施,不断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确保老人在农村互助幸福院“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标打好全区农村互助养老组合拳

  作为省级财政困难区,肥乡区精准把握农村养老发展大势,立足全区发展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不改变互助性质、不改变建设主体的前提下,确立了“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村级主办。明确农村互助幸福院是村民自治组织,主要由村集体出资或利用集体闲置房屋进行整修改造或新建村集体是兴办主体,是建设者、组织者、管理者承担水、电、暖等日常开支。由区财政在建院、设施配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给予补贴。

  坚持互助服务。农村互助幸福院不设专职服务人员,老人们通过互助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按照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原则,凡年满60周岁、生活能够自理的独居老人,由子女申请,与村委会签订协议后免费入住。老人的生活和医疗费用仍由其本人或子女承担。

  坚持群众参与。广泛动员农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和运行,鼓励有实力、有爱心的单位和个人为农村互助幸福院捐款捐物,切实为农村互助幸福院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筑牢坚实屏障。

  坚持政府支持。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向纵深发展,难点在资金,重点在场所。肥乡区鼓励引导农村利用集体闲置资产兴办互助幸福院,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并通过财政补贴、部门帮扶、社会捐赠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在推进过程中,肥乡区始终牢固树立底线思想,加强风险研判,按照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的理念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思路,重点推行了新建、改扩建和租赁三种建设形式,受到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完善五项工作机制,奋力打造全域农村互助养老新标杆

  强化调度抓落实。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政委、政府区长任指挥长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指挥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多次召开工作调度部署会,对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运行等各项工作进行科学谋划和专项部署,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区委、区政府与各镇、各有关部门签订了责任状,把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纳入对各镇、各有关部门的年终考核目标,在全区凝聚合力共同创建高效组织推动体系。

  财政支持保实效。肥乡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切实强化资金保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夯实了农村互助幸福院的资金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共筹措配套资金6000余万元。同时,区财政每年列入财政预算200万元,按每年每名住院老人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为持续推动农村互助幸福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参与聚合力。肥乡区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建设运行和提质增效中。各部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担负起应有责任,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行,构建了责任分明、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帮扶体系。

  1+X”模式夯基础。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同警务室、村卫生室、村“两委”办公室、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老年服务站等建设相结合,创建了以农村互助幸福院为载体的多种社会管理新模式,有效整合了各部门的资源,拓展了服务功能,延伸了服务半径。

  夕阳产业添动能。积极组织农村互助幸福院老年人制作虎头鞋、剪纸、藤椅编织等特色文化产品,使老人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同时,切实提升了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品牌附加值。

  尽管我在农村养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将结合温川川代表的建议,大力培育发展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支持社区单位、社区服务组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体、养老服务机构等,发挥自身特长,为农村老年人开展公益服务、老年教育服务和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探索建立农村老年人关爱制度发挥村民自治功能和老年协会作用,督促家庭成员承担赡养责任;发挥农村互助幸福院作用,为农村低收入老年人、留守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和关爱。

   

   

  邯郸市肥乡区人民政府

  2023723